实操细节!1688数字营销到底该怎么玩(阿里巴巴数字营销推广技巧)
1688数字营销到底该怎么玩?今天就把数字营销的底层逻辑和实操细节全盘托出,从推广思路到避坑指南,从冷启动期到标王竞拍,手把手教你用数字营销撬动翻倍业绩,全程高能。

第一个板块:先理一下对付费的认知。为什么要做数字营销?还想靠纯自然流量赚钱?醒醒吧,现在平台70%的流量都被付费垄断了。今年阿里仍在持续教育市场,做1688要做有效坑产才能获得确定性排名。有效坑产是指这笔订单确定向1688交钱了,包含但不限于严选、行家选、wow定制plus,有效坑产不包含每笔订单0.6%的买家服务保障、会员店、数字营销等等。
所以现在付费不是一个该不该做的话题,而是一个该怎么做好的课题。数字营销能给店铺带来什么?
第一,带来展现。大量的展现。1688数字营销的底层逻辑是把有采购需求的买家和能提供相关产品的卖家进行模糊配对。举例:卖的是白色T恤,而客户搜索的关键词是T恤批发,因为标题中没有包含T恤批发这个词,潜客通过搜索找不到产品。搜索引擎免费流的匹配逻辑是精准匹配,但是通过付费就可以触达搜索T恤批发的人群,所以展现会飞快的上升。
第二,带来结构性的破圈。做免费流量是很吃香,只要链接足够多,关键词权重足够高,流量就会很稳定。但是当展现触及类目免费流量的天花板时,很快就会遇到增长的烦恼。有的冷门类目单店展现天花板是5000,有的类目是20000,也有的类目是50000。而付费能帮你打破壁垒,带来结构性的提升。
第三,付费还会带来大客户的优先推送。在1688上消费过的客户数截止3月刚刚突破了一个亿,而大客户占整体阿里客户群的比重介于1%到2%之间。该怎么给商家分配有限的大客户?他会轻易的把单笔成交大几千的大客推送给一个不花钱买流量的商家吗?不会,他会优先在付费客户中选择。当有确定性的付费表现和稳定的承接能力时,他会考虑把大客优先推送给你。
下面盘点一下开数字营销有哪些误区:
第一,新店新开,没有店铺基础就强行开付费,结果可想而知。
第二,选错了工具,导致流量不精准,白花冤枉钱了。
要有一个清醒的认知,数字营销是一个流量的放大器,但是除了流量以外,店铺的不足也会被放大。所以在开广告之前要先优化好店铺链接关键词权重,然后拿到一部分自然流量和成交数据,再开始启动。具体怎么优化,查看之前的视频。
第二个板块:选什么工具去做数字营销?
第一个工具:全站推店。如果你不想选关键词,不想圈人群,并且希望系统自动抓取产品,给店内的大部分产品都带来展现,帮你实现傻瓜式的一键推广,适合开全站推店。但需要注意,它有一个冷启动期,刚开推广时拿量成本忽高忽低,在5天后会逐渐趋于平稳。
冷启动是为了寻找店铺人群,如果店铺基础较好,比如点击转化率和支付转化率平稳,基础较好,比如点击转化率和支付转化率高于同行平均,又比如入店流量比较稳定,能启动后推广效果会快速上升。
接下来是全站推店的实操,一共分三步:
第一步:新建计划。在后台找到全站投放。
第二步:选择投放目标。
投放目标一:买家线索成本。这个适合那些需要较长节奏周期的高单价产品,如定制类、高单价产品、全屋定制类产品。同时用这个计划搭配另外一个精准获客计划去组合使用效果最好。
投放目标二:买家询盘成本。这个适合大部分定制类产品或工业产品使用。
投放目标三:支付订单成本。它适合大部分快消品或者低单价产品,因为决策时间短,往往当下就会支付。
投放目标四:投产比。这个功能很少用,因为1688上的转化链路比较长,往往当日的转化效果达不到预设的投产比,这个就比较鸡肋。
另外设置目标出价,一般选择中档或者低档。
第三步:选择投放周期,系统默认3000元投30天,也可以自定义调整,但计划一旦开启必须跑满7天才能关闭,中途不能停。个人建议投放3周以上。
说了这么多关键点,一定会问什么产品适合全站推店?
第一,工厂适合投。如果所在的类目需要较多的产品链接数,比如快消品、消费品、服饰箱包、百货、定制品等类目,投放的效果比较好。
第二,全站销货。
第一个工具:全站销货。首先全站销货和全站推店最大的区别是全站推店至少推5个产品,全站销货可以自由选择1到20个品推广。
第二个工具:多品测款。是测新品的核心工具,因为它直连了第二阶段的商品加速。多品测款的具体步骤:先选好要测的款式,假定5个款做一下基础成交数据。然后根据行业选定测试目标,如果是中低单价的消费品选线索,如果是高单价或定制类产品选询盘转化率。
然后设置预算为100,持续7天左右拿到测试结果。最后把选出的主推品直接转入新品加速进行放大即可。
然后回到全站销货的第二个投放场景:商品加速。在它的下方有个商品成长,这个工具适合发布时间大于10天的老款重,比如爆款。一般会用一个日常销售计划叠加商品成长,日预算100元起,稳步推进放量。
最后讲一下全站销货的投放策略,它的核心是精准测评,快速打爆,但是它也需要7天的冷启动期,这期间流量如果忽高忽低,数据较差不要着急,新计划前几天只看展现量和点击率,重点观察7天后的数据趋势,根据数据反馈优化转化率和roi,然后再慢慢铺开推广。
第三个工具:精准获客。如果你店铺点击率高,支付转化率较低,或者店里新老客比例失调,又或者店里批发客户很少,说明店铺的人群标签是乱的,可以通过精准获客优化入店人群,引入更多优质标签的流量。
这里重点介绍三个工具:
推荐工具一:自助投放。这是1688唯一能手动调价的手动挡工具,适合老司机。实操一下,首先打开推广场景,点击自助投放,设定预算100,如果产品大于5个需要提高预算。
然后选词出价,冷门类目或者新手可以直接开智能匹配,其他类目选择手动出价。接着确定投放目标,店铺的客户看到产品会直接下单的选追成交,需要客服引导转化的选追线索。
然后添加产品,再挑选5到10个核心词,紧跟着调人群。这块内容比较重要,想要的商家可以私信我。最后控制时段、地域、划重点,一定要根据店铺自身的成交密度和地域分布去优化,实现精准拿量。
怎么查看地域数据?点开生意参谋,找到客户导航栏,点击客户特征,想要的数据都在上面。再补充个小细节,关掉定向推广,否则会拿到很多站外流量,精准获客从此不再精准。
推荐工具二:日常销售。这是精准获客内的常态销售工具,操作很简单,先选投放目标,如果客户看到产品会直接下单的店铺选追成交,需要客服引导转化的选追询盘。
在设置预算,新手建议选周期预算,如果你要推10款以上的产品,日预算不能少于100。然后圈选人群,当新建好计划后再去优化一下时段和地域。
推荐工具三:竞店追投。你认为能用这个工具挖同行店铺的墙角吗?至少SKA不在这个名单内。这个计划有两个核心点:
一是产品对比竞店有优势吗?
二是现在很多类目都存在刷单行为,抢来的人群是假流量吗?这种纯赔钱的事情在干吗?有个小技巧,在创建人群包的时候要选行业头部的商家,这部分店铺交易基数大,以付费获客为主,他们是优质人群包。进店其他细节设置与日常销售计划相同。
总结一下精准获客的核心是人群标签,计划初期数据难免有较大波动,要以7天为单位去评估计划对店铺的助推效果。
第四个板块:首位和定位推广。无线首位推广的竞拍时间是每月10日到14日,无线定位推广的竞拍时间是19日到21日,当月拍次月用。但是我认为这两个工具不适合80%以上的店铺,为什么?
首先有效果的热门词提前6个月就被SKA锁定了,有钱也买不到。
其次大部分商家不会选词,选对词的商家也没有相应的承接流量的能力,比如广告位有曝光没点击或者有点击没转化。所以很多商家使用这两个工具的获客成本远高于其他产品。
这里稍微展开讲一讲怎么选词,只有一个原则,只选精准词,不选大词。大词往往是很宽泛而且很贵的词,比如女包、T恤、笔、无缝钢管、轴承等。搜这些词的客户往往自己都不确定搜索目标,哪怕用首位加定位推广,追着他到处跑,他也许会点击你但不会下单,所以这类词转化比较低,少碰。
关于选词和流量承接的技巧,可以查看上一个视频。再介绍一下所谓的竞拍技巧,遵循一个规则,别人不加价我不乱加价,别人一加价我就要等到2分50秒左右再加价,等到最后3分钟我直接加价两倍以上,比如当前价格1000,倒计时3分钟直接加到3000,主打一个让对手措手不及。
最后做个总结,在店铺不同的阶段要组合不同的推广工具,逐步拿量。如果是新店或者在推新品,这个阶段对流量的需求是精准放大,所以会用全站销货的多品测款找到主推款,确定好主推款后用精准获客的自助推广打标签,然后再用全站销货的商品成长去放量。
如果是老店或产品处于成长期,用全站推店或者精准获客的日常销售拉询盘和拉转化。如果是定制类目,先建好精准获客的日常销售计划,投放目标选择追询盘,然后再创建全站推店计划,投放目标选择追线索,实现对人群的精准收割。
如果店铺处于成熟期,根据前两个阶段的数据反馈,整理好店铺的核心关键词目录,然后分阶段逐步的介入首位展示和定位推广,持续在平台挖掘更深层的流量。有预算的商家也可以借助三个月一期的封神产品,封神有个隐形的内部机制,对大客户推送更加友好。
但是大家要量力而行。以上就是数字营销的完整玩法,涵盖了操盘十余个类目的经验心得,希望对你们的数字营销带来帮助。



